Speaker
Prof.
昱 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
Description
观测以及Lambda冷暗物质模型框架下的标准星系演化模型都表明星系的恒星质量与其暗物质晕质量之间密切相关:红移0处,在Lstar星系(即质量约为5x10^11太阳质量)的暗物质晕中,恒星-暗物质晕质量比达到最高(~1%-5%)。然而,最近对星系团中超弥散星系UDG的研究表明近邻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类维里质量与Lstar星系相当,但恒星-暗物质质量比极低的星系族群,这类特殊星系又被称为未发育完全的Lstar星系(FLG)。我们通过HI动力学的方法,首次寻找到了一批高置信度的FLG星系候选体,其有着极低的恒星质量(10^7-10^9太阳质量)、巨大的暗物质晕(>5x10^11太阳质量)、以及极低的恒星-暗物质质量比(<0.1%)。FLG星系的发现否定了修正牛顿动力学(MOND)理论。此外我们还发现50%的FLG候选者位于由星系团或星系群引力主导的区域,其热气体可能在早期宇宙中受到潮汐或冲压的作用而剥离,导致随后的恒星形成停滞。然而,50%候选者栖息在低密度环境中,不受冲压或潮汐的影响,这些孤立FLG在当今的大型宇宙学流体模拟中并不存在。这表明孤立FLG的存在对标准星系形成模型尤其是AGN反馈方面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一结果可能表明在早期宇宙中星系内部可能存在比现有理论更强的反馈机制来阻止这些孤立系统中后续的恒星形成。我们后续对FLG的研究将可能揭示目前尚未全面理解的早期宇宙中星系演化、AGN反馈方面的新规律,这对我们更加完备地理解星系宇宙学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JWST等新一代望远镜的重要研究方向。
Primary author
Prof.
昱 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